最近看到同事 Niker 跟公司買了一台便宜的 PC,ASUS BM1AD-G3250910F,僅要價 NT$600。發現它有內建 HDMI,當然就買了試試,看老家的液晶顯示器吃不吃囉!呵!
USB3.0 只有在前面板,電源開關在上方(敝公司同事說這個元件很容易故障),其實是蠻符合我老家在用的場景
照例列一下規格:
總觀 | |
華碩工具程式 | - ASUS Business Suite (including Intel SBA)*1 - ASUS Remote Management - ASUS PC Diagnostics Tool - F9 One Key Restore - ASUS Web-Storage(100G free space for 1 year, 2014/5/1 activate) |
處理器 | - The 4rd Generation Intel® Core™ i3/i5/i7/Pentium® Processor - Socket LGA 1150 - TDP 84W - Support IntelR Turbo Boost 2.0 技術 * 目前裝 Intel® Core™ i5 4570 (3.2~3.6 GHz, 6MB SmartCache, 84W, 4C/4T)13Q2 |
記憶體 | - 支援 2 條 240-pin DIMM, DDR3 1066/1333/1600 記憶體插槽,最高可支援達 16GB - 雙通道記憶體架構 * 目前插 1 條 8GB Patriot DDR3/1600 RAM * 目前插 1 條 4GB Samsung DDR3/1600 RAM |
BIOS | - 64 Mb Flash ROM, AMI BIOS, PnP, DMI2.0, WfM2.0, SM BIOS 2.7, ACPI 2.0a |
音效, 顯示卡與網路 | |
晶片組 | Intel® Haswell 晶片組 - 整合 Integrated Graphics Processor (Intel® HD Graphics 4600) - 基頻 350MHz,最大 1.15GHz - 最高支援 2GB 分享式記憶體 - 支援 DVI-D 最大解析度 1920 x 1200 (@60Hz) - 支援 VGA 最大解析度 1920 x 1200 (@60Hz) - 支援 HDMI 最大解析度 4096 x 2304 (@24Hz) - 支援 3 個顯示器數量 Intel® H81 Express 晶片組 - 2 x SATA 6Gb/s 埠,黃色 - 2 x SATA 3Gb/s 埠,咖啡褐色 - 2 x USB 3.1 Gen 1 port(s) (2 位於背板, 藍色, 2 位於主機板中) - 8 x USB 2.0 port(s) (2 位於背板, 黑色, 2 位於主機板中) |
音效 | - Realtek® ALC887 音效晶片 - 7.1 聲道高清音頻解碼器 - 插頭偵測、多路音頻輸出輸入、前面板插孔指定功能、Anti-pop 功能 - 4 個立體聲 DAC、2 個立體聲 ADC、模擬輸入到模擬輸出混音器、及 2 個獨立 S/PDIF 輸出 |
網路 | - Intel® WGI217V Gb LAN |
擴充 / 接口 | |
擴充插槽 | - 1 個 PCIe 2.0 x16 插槽 - 1 個 PCIe 2.0 x1 插槽 - 2 個 PCI 插槽 |
儲存 | - 2 組 SATA3 - 2 組 SATA2 * 1 x AGI SU650 AI138 256GB SATA3 SSD * 1 x Toshiba 500GB SATA3 HDD |
前板輸出端子 | - 2 組 USB 3.0 - 2 組 USB 2.0 - 1 組 耳機孔 - 1 組 麥克風孔 - 1 組 讀卡機 |
背板輸出端子 | - 1 組 PS/2 滑鼠 - 1 組 PS/2 鍵盤 - 1 組 HDMI - 1 組 VGA(D-Sub) - 1 組 DVI-D - 1 組 RJ45 網路孔 - 4 組 USB 2.0 - 1 組 COM 連結埠(選購) - 1 組 Parallel 連結埠(選購) - 1 組 7.1 Channel Audio 3 Ports |
其它 | |
相關配件 | 附件 - 使用者手冊(QIG)、一張保固卡 - 1 組有線鍵盤、滑鼠、滑鼠墊 - 1 組電源組 - 1 張驅動光碟及還原光碟(需搭配作業系統) 軟體 - 防毒軟體 Trial - Office Trial |
外殼規格 | - 康舒 HBA008-ZA1GT 350W - 18 cm x 39.8 cm x 36.4 cm (WxDxH) - 13.5kg |
磁碟機插槽 | - 2 x 5.25" (ODD) - 1 x 3.5" (Card Reader/External) - 2 x 3.5" (HDD/Internal) - 1 x 2.5" (Internal) |
作業系統 | - 支援 Microsoft® Windows® 7 / 8.1 / 10 |
H81M-C/BM6AD/DP_MB,只有兩條 RAM BANK,可惜了。三個圖形輸出,讚!
02/22 從資源組那邊領了,大約看一下狀況,電源按鈕聽同事說很容易壞掉,要先確認一下!
02/23 把開不了機的 Lenovo M83 搬到公司,請同事 Andy 幫忙對調一下 CPU,呵!他大概花不到 30 分鐘,就搞定了,讚!Niker 也幫忙順便更新了最後的 BIOS 版本。
BIOS 更新了,CPU 更換了,記憶體也更換成同一品牌,裝了一顆 Adata SU650 SSD 硬碟,CHA_FAN 因為是 3 PIN 的,所以是全速跑,沒法做轉速調整
BIOS 最後一版是 2018/03/20
CPU 的資訊
內建顯卡,可以調整共用記憶體大小(在 Windows 10 檢視好像不那麼一回事,呵!),自動應該是 128MB。
因為偷懶,就把原來裝在 HP Compaq Elite 8300 SFF 的 Adata SSD 直接裝上去使用囉!呵!
「裝置管理員」資訊
Windows 10 的「關於」資訊,記憶體抓了 128MB 給顯示卡用,21H2 是 2021/09/15 安裝的
「工作管理員」的 CPU 資訊
記憶體資訊,硬體保留 127MB,就是給內建顯卡用的
BIOS iGPU 記憶體調自動的 GPU 狀態
BIOS iGPU 記憶體調成 1024MB 的 GPU 狀態
「CPU-Z」的 CPU 資訊
主機板資訊
記憶體資訊,雙通道 1600MHz
記憶體插槽1
記憶體插槽2
內建顯示卡資訊
「HWiNFO」資訊
「Speccy」資訊
「CrystalDiskInfo」SSD 資訊
原機的硬碟資訊
「SSD-Z」資訊
「SSDLife」資訊
「AS SSD Benchmark」資訊
「ExperienceIndexOK」的資訊
整理好之後,就等時間把電腦搬回老家裝裝看囉!希望 HDMI 輸出沒問題呀!哈!
2023/11 下旬,老媽反應開機會沒有畫面,經過我回家測試後,發現是開機登入帳號後會變黑屏等很久,當畫面出來後,一切操作似乎又正常。後來,在事件檢視器發現有檔案毀損的訊息。呵!人就是不能偷懶呀!後來就換了顆硬碟再重新安裝。
換上的 AGI 256GB SSD 的「DiskInfo」資訊:
「SSD-Z」資訊:
「AS SSD Benchmark」測試一下 IO 效能:
2024/03/10 來將 J1900 上的 8GB RAM 換上。
總記憶體來到 12GB
換裝的記憶體資訊:
接下來就是看這台何時跑不動了,呵!
20230226